头像

卿石松

职称: 教授

直属机构: 社会发展学院

学科:

相关教师

个人资料

  • 部门: 社会发展学院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 学位: 博士
  • 学历: 研究生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ssqing@soci.ecnu.edu.cn
  • 办公地址: 法商南楼415
  •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241
  • 邮编: 200241
  • 传真:

教育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并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一年。

工作经历

2011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院长助理和人口研究所副所长。


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合作者。欢迎通过推免面试的硕士生提前联系入组!欢迎人口、经济、社会、数据工程科学等跨学科专业同学报考硕士和博士!

欢迎人文基础好且有跨学科研究兴趣者,申请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专项博士生项目(人口学)。该项目11月初报名,12月提前完成考核和录取工作。具体可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ecnu.edu.cn)查阅招生办法。

个人简介

卿石松是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助理和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等职务。中宣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卿石松教授专注于人口与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议题包括生育与人口发展战略、劳动就业以及性别与收入分配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以及教育部、中宣部及上海市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著有《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和《市场机制导向下博士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提升》等作品,在《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卿石松教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包括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和荣誉。如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二等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第七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及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等。

除了深耕学术,他还积极参与政策咨询工作,多篇决策咨询专报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领导批示,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产生良好学术和社会影响。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委会理事

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经济学分会理事(2020-)

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14-2017)

上海市人口学会理事、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就业促进专委会秘书长)

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卿石松致力于人口与经济交叉学科的研究,他在生育与人口发展战略、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等领域深耕基础性问题,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展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

  一、生育研究与家庭决策机制

  在生育研究领域,卿石松对夫妻和家庭层面的决策机制给予特别关注。他强调家庭生育行为是集体决策的结果,而非个体选择。基于这一理念,他深入探究夫妻及家庭成员间互动如何影响生育决策,致力于揭示微观家庭生育决策过程的复杂性。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项目“家庭多主体成员互动影响下的生育决策路径与机制研究”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力求解析家庭生育决策的内在逻辑和关键因素,以期为缓减低生育率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卿石松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刊登于《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光明日报》等权威期刊。他因率先关注到夫妻间生育意愿的不一致性,并从夫妻联合视角探讨生育偏好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夫妻教育匹配模式与生育行为变迁,以及生育意愿代际传递机制等议题而受到关注。学界对他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工作拓宽了生育研究的视野,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有所创新。这些成果荣获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颁发的优秀成果奖。

  二、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在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领域,卿石松同样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他长期致力于探究劳动参与、职位获得和收入分配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机制。逐渐建构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拓展了人力资本和职业隔离理论的解释框架,创新性地探讨了职位晋升歧视和纵向“职位隔离”、教育领域的“专业分割”以及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男女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人口科学》等知名期刊上广泛发表,并著有《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这些研究为全面理解劳动力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的认识,被学界评价认为是“性别收入差距领域重要的参考文献”。

  三、劳动力人口就业问题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卿石松对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及就业能力提升表现出浓厚兴趣。他敏锐感受到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与就业选择多元化所带来的就业能力挑战,特别是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为此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深入剖析了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他的研究不仅与高质量就业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高度契合,更为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术见解和实践依据。

  卿石松在这一领域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社及决策咨询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财贸经济》《中国人口科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光明日报》等,著有《市场机制导向下博士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提升》。亦有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部门的采纳与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荣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产生良好学术和社会影响。

招生与培养

  • 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合作者。通过推免面试的硕士生可提前联系入组!

  • 欢迎人口、经济、社会、数据工程科学等跨学科专业同学报考人口学硕士和博士!

  • 另欢迎人文基础好且有跨学科研究兴趣者,通过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专项博士生项目申请人口学博士。该项目11月初报名,12月提前完成考核和录取工作。具体可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ecnu.edu.cn)查阅招生办法。


招生说明 

类  

专  

名  

备 

学术硕士

人口学

一般每年1

 欢迎推免面试通过后提前联系入组;

 欢迎经济、社会、数据科学等跨专业报考!

学术博士

人口学

一般每年1

 要求有学术志向,写作能力强。

 欢迎人口、经济、社会及理工科等不同专业同学!

 申请考核制,按专业统一考核和录取。

博士后

社会学

人口学

不  限

 欢迎优秀博士加盟。



开授课程

本科生:《人口、经济与社会》《社会研究方法》《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硕士生:《人口经济学》《回归分析与STATA应用》

      《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及应用》(通识公选课)

博士生:《人口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前沿与方法论进展》(集体授课)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庭多主体成员互动影响下的生育决策路径与机制研究”.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机制导向下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命历程视角下性别收入差距的年龄模式与形成机制研究”.

  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预测预警类机制研究”.

  5. 中宣部四个一批计划自主选题项目“中国家庭生育决策及动态路径研究”.

  6.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根源:性别角色观念生成及其影响研究”.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与对策研究”.

  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家庭视角的两孩政策效果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

  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就业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10.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专业选择与男女大学生就业和收入差距研究”.

  11. 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战略研究项目“博士层次人才能力素质建构及提升对策研究”.

  12. 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战略研究项目“上海社会阶层人口结构变迁及优化对策研究”.

  13. 国家卫健委委托课题“结婚成本对婚育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14. 上海市卫计委招标课题“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就业与发展对策研究”.

  15.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境外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16.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评估研究”.

  17. 紫江公益慈善基金项目“中国居民慈善捐赠行为及渠道选择机制研究”.

  18. 参与与曾湘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的机理和政策”.

  19. 参与曾湘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战略研究”.

学术成果

部分期刊论文

  1. 女性教育提升与生育行为变迁——夫妻匹配视角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2期.

  2. 中国性别收入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1期.

  3. 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4. 专业选择还是性别歧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成因解析经济学季刊,2013年3期.

  5. “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学季刊2013年2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6. Gender Role Attitudes and Male-Female Income Differences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2020,7:12.

  7. 三孩政策下已婚人群的再生育意愿研究——基于数量和确定性视角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24年第2期.

  8. 生育意愿的代际传递:父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22年第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1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2023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学派”等主流学术公众号全文转载.

  9.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代际传递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 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6年第2期摘编;《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摘获上海市和卫健委颁发的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11. 夫妻生育偏好变化及其相互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20年第5期

  12. 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3期转摘.

  13. 工作让生活更美好——就业质量视角下的幸福感研究财贸经济2016年第4期.

  14. Job Making a Better Life: A Study of the Sense of Well-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Quality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Vol.37, No.4 2016, pp.134-148. 

  15. 劳动合同、工会与劳动者权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3年第5期. 另见“劳动合同和工会的权益保护作用”,《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1期.

  16. 生育意愿如何调查光明日报2016年1月18日.

  17. 夫妻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期.

  18.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3日.

  19.  性别角色观念、家庭责任与劳动参与模式研究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20. 两孩政策效果追踪评估与未来趋势分析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4期教育文摘周报》2021年第38期转载.

  21.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通讯作者),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2期.

  22.  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大学生心理健康》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23. 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摘编.

  24. 人文社科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供需匹配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2期.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213期转载。

  25. 学术职业:人文社科博士准备好了吗?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

  26. 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及质量特征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11期.

  27. 博士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期.

  28. 教育回报、城市婚姻与就业歧视——女研究生比例上升的经济解析,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

  29. 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第二作者),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30. 上海归国科技创新人才调查报告(第二作者),科学发展2015年第4期.

  31. 家庭劳动是否降低工资收入——基于CHNS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第4期.

  32. 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33. 职位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南方人口2013年第6期.

  34. 工作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2期转摘.

  35. 人民币升值影响就业的机制、效应与政策含义,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封面和卷首文章).

  36. 劳动力市场统计性歧视的起因、长期性和反歧视措施研究(第二作者),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37.  监事会防合谋激励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

  38.  劳动力市场隐性合约理论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3期.

著作(章节)

  1. 中国性别收入差距多维解构分析》,青年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专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2. 市场机制导向下博士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提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3. “汇率变动、宏观经济与就业战略”,载曾湘泉等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4. “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载曾湘泉等著《“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5. “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载《体制改革与转型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6.  提升就业质量眺望幸福生活,中国社会报,2013年6月17日第二版.

  7. 互助养老值得期待,中国社会报,2013年5月31日第三版.

  8.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劳动力就业战略选择,中国社会报,2012年7月6日第三版.

  9. 女性提早退休加大男女收入差距,中国妇女研究网,2012年3月8日.

  10. 男女收入差距中的职位性别隔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8日第A08版.

  11. 工作特征不能解释性别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5日第B01版.

  12. 劳动经济学:中国未来经济学的显学(与曾湘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1日.

  13. 美国反歧视立法对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启示,中国社会报,2008年2月28日.


会议及工作论文

  1. 美国社会科学联合协会年会,The Effects of Labor Contracts on Chinese Workers' Welfare and Job Quality”(coauthor with Liu Mingwei), San Diego, CA, January 4-6, 2013.

  2. Real Exchange Rate, Foreign Trade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China(coauthor with Zeng Xiangquan, Yuxue Cui, Yumei Yang),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5931, August, 2011.

  3.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高等教育回报的专业异质性分析”,2012年10月20-21日,西安。

  4.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2011年12月18-20日,珠海.

  5.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经济·管理学科专场会议),“劳动合同与中国工会:谁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11年11月6日,上海.

  6. 国际女性经济学协会年会,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Promotion: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Zhejiang, June 23-26, 2011.

  7.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学术会议,“专业选择与大学生性别工资差距”, 2011年6月4-5日,杭州.

  8. 美国劳动与雇佣关系学会年会,Do Chinese Trade Unions Matter?”, Denver, CO, January 7-9, 2011.

  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年会,“劳动合同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吗?兼论工会的作用”,2010年12月,北京.

  10. 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汇率变动、经济政策与就业增长——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研究”,2008年11月,重庆.

  11. 全国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汇率变动、经济政策与就业促进”,2008年9月,北京.

  12. 首届中国管理学年会,“基于隐性合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2006年12月,北京.


荣誉及奖励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国家卫健委第七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上海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四届全国青年学者人口研究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优秀论文奖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学生学术论文特等奖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全国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