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庄瑜

副教授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个人资料

  • 部门: 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邮编: 200062
  • 联系电话:
  • 传真:
  • 电子邮箱: yzhuang@fl.ecnu.edu.cn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简介

社会兼职

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

研究方向

博物馆教育;学生领导力;高校课外活动;高校课堂行为

招生与培养

开授课程

主要授课科目:面向本硕博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教育》;面向研究生的《教育与大众传媒》;还承担面向国际学生的课程(全英语授课),包括中国文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管理概况等,涉及项目包括有美国富布赖特校长研修班、美国耶鲁大学留学生冬令营、加拿大多伦多校长及行政领导暑期研修班、美国加州大学学生上海夏令营等。

科研项目

n  2025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心理学科普馆(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

n  2025年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n 2024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校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作现状研究》

n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n  2024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上课题研究项目:《高等师范院校关工委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学生卓越成长的实践及路径研究》

n  2023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上课题研究项目:《关工委运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路径研究》

n  2023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预研究专项任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在大学生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

n  2022年度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研究课题:《高校博物馆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n  2022年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高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作用研究——以上海五所高校为例》

n  2022年校党建研究课题:《卓越党建引领支撑卓越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全国四家心理学本拔尖人才培养学院的研究》

n  2021年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百年党史中高校榜样教师的铸魂育人作用研究》

n  2021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预研究专项任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对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教育的实践——基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两所高校的研究》

n  2020年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高校辅导员协会减缓辅导员职业压力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六所高校辅导员协会为例》

n  2020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唱主角”实践研究》

n  2020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预研究专项任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三圈三全十育人”视阈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履职路径研究》

n  2019年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项目:《高校博物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n  2019年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上海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与实现途径研究》

n  2019年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项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以美育人的工作途径研究与实践》

n  2018年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服务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

n  2018年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学生思政专项)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n  2017年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95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研究》

n  2017年上海市辅导员工作项目:《基于高校博物馆的思政教育案例集》

n  2017年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高校基层青年教师联谊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n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博物馆教育中的学科想象——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博物馆教育研究》

n  2017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二级党组织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研究》

n  2016年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95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

n  2016年校辅导员委托课题:《国内外高校毕业季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借鉴价值》

n  2015年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讨——基于校园文化消费视角》

n  2014年校党建研究课题:《本科国际交流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研究》

n  2012年校青年工作课题:《师范生团员青年参加课余活动与养成教育的互动研究——以四所部署师范大学为例》

n  2010年上海市青年工作课题:《校园SNS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校园网、开心网为例》

 

 


学术成果

学术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关注博物馆教育,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编书籍包括:2020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可阅读的城市学园:上海市静安区博物馆教育案例集》;20205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博物馆学科探究之旅》;2022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百馆百单:跟着课本去研学@博物馆》;2022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博物馆雅趣:漫步缪斯殿堂》;20231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真实世界解决问题:基于博物馆的项目化学习》。

与上海红色教育联盟、南京博物院、钱学森图书馆、静安区文史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久事美术馆、梅尔尼科夫美术馆、浦东美术馆、PSAAPSMUSEUM、长风商标海报收藏馆、浦东教发院、嘉定区教育学院、杨浦区少年宫、松江区教育学院、华师大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田林三中、世外青浦、世外浦江、上师大卢湾实验小学、成都杜甫草堂小学等开展合作研究;应邀在中国博协社教专委会202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上作主旨发言;

 

二是关注社会学习网络的研究。包括开放教育资源、学校周边文化场所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设计《高校周边书店地图》;

 

三是关注课程思政的研究。2016年至今,为上海市属高校新进教师、上海市市属高校新进辅导员作专题讲座;

 

四是关注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著有《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课外活动研究》。

 

著、编、译出版著作7种,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译文7篇。个人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10余项;参与985211工程课题3项,国际课题2项。

 

应邀在德国、美国、加拿大、土耳其、日本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


荣誉及奖励

荣誉称号有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22)、“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018)、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6)、“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16)、“上海市高校社团优秀指导教师”(2013)、“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2);“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09)(2010);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1)(2012);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团干部标兵”(2011)(2013);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思政工作者”(2014);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社团指导老师”(2018)(2016)。

 

参与项目获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持项目获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上课题研究项目三等奖(2025);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2023)(2021);上海市教卫党委党建研究会高校专委会课题成果三等奖(2021);

另荣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九届思政年会论文一等奖、第二十八届思政年会论文三等奖、2017年校党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3);第八届“汇创青春”上海的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2023);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特等奖(2022);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2021);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2018);第六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2014);第四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2012);第三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三等奖(2011);第二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及最佳项目奖(2010);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2015)(2011)(2009)。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期间(2008-2013),所在团委荣获“上海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2011)。担任谜纪推理协会指导教师,社团获“上海市高校明星社团”称号(2013),连续11年获校五星级社团称号(2010-2020)。指导多项本科生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



10 访问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