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教育经历1979-1983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 1983-1986年南京大学地理系硕士 1986-1989年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 1995-1996年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系、地理学系博士后 工作经历个人简介丁金宏,男,1963年生,江苏涟水人,1983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86年南京大学地理系硕士,1989年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口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地理学以及生育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地理学报》《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人口空间过程》《理论地理学》等专著,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973重大科技计划子项目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 上海人口学会会长 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 人口学 招生与培养开授课程本科生:《社会地理学》《城市社会研究》 研究生:《人口学理论》《人口地理学》《大国人口》 科研项目学术成果1. 耿文均,丁金宏,沈可,等.生育周期转变:基于国际比较的历史回顾、未来展望与理论建构[J].人口研究,2025,49(04):3-19. 2. 张波,丁金宏.界限:理解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概念[J].社会科学,2025,(07):158-167. 3. 丁金宏,黄小丽,韩予璐,等.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口径、强度与年龄模式[J].人口研究,2025,49(01):3-19. 4. 吴连霞,丁金宏,王显玉,等.基于死亡概率的老年起点年龄界定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5,31(02):2-15. 5. 黄小丽,丁金宏,王俊松.在他乡良缘更好吗——迁移流动对个人婚姻匹配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5,47(01):48-59. 6. 丁金宏,赵启行.论生育价值的建构、解构与再建构[J].社会科学,2024,(07):144-153. 7. 丁金宏,常亮,陈益豪,等.人口流动分析范式及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动分量辨识[J].地理学报,2024,79(08):1883-1897. 8. 应奎,邝曜华,丁金宏,等.长三角老年家庭空巢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影响机制[J].世界地理研究,2025,34(04):180-192. 9. 程晨,丁金宏,顾高翔,等.长三角地区人口空间均衡模型建构及应用[J].地理学报,2024,79(02):390-401. 10. 应奎,黄小丽,丁金宏.贵州县域综合经济密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33(01):27-39. 11. 张波,丁金宏.代际支持、居住模式与离婚风险——基于CFPS2010-2020年数据的微观证据[J].人口与发展,2023,29(03):137-147. 12. 丁金宏,张伟佳,毛仁俊,等.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与转变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J].人口研究,2023,47(01):23-42. 13. 张波,丁金宏.中国人才生态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影响分析[J].科研管理,2022,43(12):24-33. 14. 应奎,丁金宏,陈益豪,等.贵州县域人口收缩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MGWR探测[J].世界地理研究,2023,32(12):172-184. 15. 丁金宏,耿文均,毛仁俊,等.生育率演变的生态学逻辑及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J].人口与经济,2022,(01):26-41. 16. 丁金宏,程晨,张伟佳,等.胡焕庸线的学术思想源流与地理分界意义[J].地理学报,2021,76(06):1317-1333. 17. 丁金宏.从我国的人口背景看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J].人口与健康,2020,(06):19-20. 18. 丁金宏,程晨,万芊.中国新冠肺炎平均病死率演变特征分析[J].人口与社会,2020,36(02):1-8+115. 19. 丁金宏,程晨,吴航,等.生育行为的社会动力演化及生育政策响应——基于华东地区2017年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9,43(05):17-27. 20. 孟庆艳,丁金宏.地理空间文化差异下城乡通婚发生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9,25(03):106-115+93. 21. 曾明星,陈丽梅,丁金宏,等.中国人口发展中的区域均衡问题及破解思路[J].宁夏社会科学,2019,(02):101-108. 22. 郭永昌,张敏,丁金宏.城市已婚流动人口婚姻风险与干预机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81-88. 23. 张波,丁金宏.中国省域高端人才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2000-2015年[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02):32-36. 24. 丁金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因城施策、共担成本[J].中国政协,2018,(18):34. 25. 崔开昌,丁金宏.上海市城乡通婚典型路径分析——基于结婚登记群体的问卷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7,23(03):106-112. 26. 薄嬴,丁金宏.农村残疾人就业意愿和就业困境研究——基于上海市金山区农村残疾人调查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7,38(03):84-92. 27. 朱宇,丁金宏,王桂新,等.近40年来的中国人口地理学——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的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4):466-482. 28. 赵晔琴,郭璇,丁金宏.两地户口婚姻:类型分布、教育匹配及地域特征——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6,22(06):37-46+72. 29. 崔开昌,丁金宏.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问题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5):25-31+37. 30. 朱宇,丁金宏,王桂新,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地理学——铸就人口研究与人文地理学间的纽带(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26(08):1133-1158. 31. 郭永昌,丁金宏,孟庆洁.自由解放、红色革命、情感回归与离婚——基于1898-2009年的考察[J].南方人口,2016,31(04):1-17. 32. 王春兰,丁金宏,吴瑞君,等.上海人口调控综合评估研究[J].科学发展,2016,(06):35-43. 33. 卿石松,丁金宏.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6,(01):71-72. 34. 丁金宏.跨学科对话:经济战略与地理约束[J].探索与争鸣,2016,(01):36-38. 35. 丁金宏,何书金.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地理学报,2015,70(12):1856. 36. 卿石松,丁金宏.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05):81-93+128. 37. 赵晔琴,丁金宏.激情崇拜与国家介入:1930—1970年代中国城乡通婚史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05):94-100+221. 38. 郭永昌,丁金宏.大城市省际迁入人口地域模式比较——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03):90-94. 39. 邓志强,丁金宏,崔开昌.公共政策视域下青年婚姻匹配及其稳定性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05):5-11. 40. 郭永昌,丁金宏.带眷青年的婚姻稳定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05):18-24. 41. 文军,丁金宏.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N].联合时报,2015-03-24(006). 42. 郭永昌,丁金宏.中国省际人口婚姻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03):1-7. 43. 郭永昌,丁金宏.我国西南地区县域离婚人口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北人口,2015,36(01):28-31+38. 44. 郭永昌,丁金宏.中国离婚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化与空间差异[J].南方人口,2014,29(04):1-9. 45. 郭永昌,丁金宏,黄云.大城市人口婚姻迁移的城乡梯度特征——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4,(08):95-100. 46. 杨亮,丁金宏,郭永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4):94-102. 47. 郭永昌,邓志强,丁金宏.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07):61-66. 48. 杨亮,丁金宏.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因素对水资源消耗的驱动作用分析——以太湖流域为例[J].南方人口,2014,29(02):72-80. 49. 杨亮,丁金宏.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4,28(01):5-10. 50. 郭永昌,丁金宏.进城还是回村?——跨省婚迁者的空间选择[J].南方人口,2013,28(04):36-43. 51. 丁金宏.梯度模式:“婚姻剩余”的焦虑[J].探索与争鸣,2013,(05):24-25. 52. 郑菊芬,丁金宏.专业市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研究——基于常熟服装城的问卷调查分析[J].兰州学刊,2012,(05):166-170. 53. 丁金宏.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J].前进论坛,2011,(02):33-36. 54. 刘锋,黄润龙,丁金宏,等.特大城市如何调控人口规模?[J].人口研究,2011,35(01):29-43. 55. 丁金宏‚严士清‚张玮‚王琼、2010、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程的观察与思考‚中国城市研究(2)、商务印书馆 56. 余佳‚丁金宏、2010、中国户籍制度的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4)、 65-70‚74 57. 丁金宏、2009、城市人口容量的存在性与方法论、人文地理评论、商务印书馆 58. 丁金宏、2006、回归温和‚温和回归(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1)、30-32 59.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2005、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60 (1):106-114 60. 王春兰‚丁金宏‚杨上广、2006、大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及存在的若干问题——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3):111-117 61. 余佳‚丁金宏、2007、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39(1):67-72 62. 杨上广‚丁金宏、2006、自然资源合理定价的理论研究、福建地理、21(2)、3-5‚15 63. 郭永昌‚丁金宏‚孟庆艳、2006 、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形态与居住空间变动机理——以上海闵行区为例、南方人口、21(3)、40-45 64. 康雯琴‚丁金宏、2005、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12(6)、43-46 65. 乔观民‚丁金宏‚刘振宇、2005、对城市非正规就业概念理论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8(4)、1-6 66. 乔观民‚丁金宏‚刘振宇、2005、1982-2000年中国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空间变化研究、人文地理、(2):105-109 67. 丁金宏‚张浩光‚杨鸿燕‚陆萍萍、2007、强拉力作用下的人口迁移模式、人口、(1):22-31 68. 丁金宏‚杨鸿燕‚周少云‚周吉祥‚林克武‚张玉枝、2004、论新时期中国涉外婚姻的特征与走向——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3) 69. 丁金宏‚杨鸿燕‚张浩光‚陆萍萍、2003、小区域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定义与解读——1995~2000年浦东新区人口迁移分析、人口研究、27(1) 70. 丁金宏‚冷熙亮‚宋秀坤‚Brian Hammer‚徐月虎、2001、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6) 71. 冷熙亮‚ 丁金宏、 2000、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 以上海为例的探讨、社会、 (11) 72. 丁金宏‚朱庭生‚朱冰玲‚樊华‚孙小铭‚林克武、1999、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以上海市为例、人口研究、23(5)‚1-8 荣誉及奖励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卫健委人口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教委育才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