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刘文瑾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个人资料

  • 部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毕业院校:
  • 学位:
  • 学历:
  • 邮编:
  • 联系电话:
  • 传真:
  • 电子邮箱: chmlwj@gmail.com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大中文系 200241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简介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宗教思想与道德哲学,尤其关注列维纳斯研究和当代法国理论。致力于犹太基督教思想与现代性问题之间,以及宗教思想、道德哲学与文艺理论之间的跨学科研究。

招生与培养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著作


《现代悲剧与救赎》,启真馆文史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30多万字)“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北京:三联书店,2012


编译


《现代性与犹太思想家》,Catherine Chalier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学术文章


——“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希腊悲剧智慧”,《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


——“阿伦特与恶的现代性悖论”,《现代哲学》,2018年第4期。


——“正义者的悲剧:试论加缪《正义者》中的悲剧性”,《跨文化对话》第39辑,商务印书馆,2018


——“哲学作为异见:帕托什卡的‘斗争’”,《哲学与文化月刊》(A&HCI刊物),台湾辅仁大学出版,总第518期,20177月,第107-124页。


——“《约伯记》与形而上之‘罪责’”,ECNU-文汇讲堂人文大书架 No.12,文汇讲堂微信公众号,20175月。


——“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学术月刊》,2017年第4,第93-103页。


——“现代性与犹太人的反思,《读书》,2016年第6期,第81-89页。


——“如何安身立命:儒、耶、佛对话当代人的心灵世界”(学术对话,与陈赟、成庆一道,本人为第二作者),《知识分子论丛》第十六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月。


——“恶的‘升华’:审美现代性的主体精神”,《人文杂志》,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6年第1期,以及《圆桌(2016年春夏卷)》,周云龙主编,人民出版社,2017;部分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6期。


——“宽恕如何可能:关于《密阳》的神学反思”,《基督教文化学刊》第33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20155月,第163-187页。


——“不可能的宽恕与有限的‘宽恕’”,《读书》,2014年第10期。


——“基督教与自由主义的生活之道”,《知识分子论丛》第十一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9月。


——“布朗肖与灾难的书写”,《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712B01版。


——“列维纳斯与别样的上帝:兼论列维纳斯的思想同现象学和神学的关系”,《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AHCI),第36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12年春夏卷。


——“文学作为对‘人的乌托邦之预感’:列维纳斯论策兰”,《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学院,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现代性与宗教的世俗化”(学术笔谈,与倪玉珍、崇明一道,本人为第一作者),《知识分子论丛》第十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月。


——“元素与节奏:海子与荷尔德林的诗学比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现代知识人的爱情悲剧:重读《伤逝》”,《文化与诗学》第十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偶像崇拜:列维纳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哲学批评”,《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AHCI),第10辑,台湾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2010(下)。


——“欧洲精神的悲剧与列维纳斯的反思”,《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AHCI),第33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10年(下)。


——让我们彼此看见:巴黎观艾晓明、郭建梅获西蒙波娃奖感言”,《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第2期。


——“奥斯维辛之后欧洲思想家关于‘禁止表象’的哲学思考”,《哲学门》第十卷,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北大出版社,2010


——“列维纳斯语言观的犹太思想资源”,《犹太研究》第八辑山东大学犹太教研究中心,2010


——“困难的自由:列维纳斯论希伯来人文主义”,《知识分子论丛》第九辑,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启蒙与现代主体的焦虑”,《知识分子论丛》第九辑,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列维纳斯论文学对哲学的启示”,《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2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2009。(被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103期全文转载)


——“他律与人类的成熟——从列维纳斯的思考看启蒙的意义与局限性”,《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


——“艺术与偶像崇拜——列维纳斯面对文学和艺术”,《文化与诗学》第八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研究中心主办,北大出版社,2009

  

——“从诗与哲学的古老论争看诗的哲学——《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中的运气与伦理》述评”,《哲学动态》,中国社科院哲学所,2008年第12期。


——“布朗肖与文学空间”,《跨文化对话》,总第16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卡夫卡:一个‘洞’的寓言”,《多边文化研究》第二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语言学转向为传播学研究中社会性别问题探讨所提供的理论视野”,《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学所,2000年第3期。


——“一个话语的寓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学所,1999年第2期。

译文


——“中国怎么了?”[] 罗兰·巴特,刊于《中国比较文学通讯》,2003年第4


科研项目


1、独立主持2015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文学与恶:审美现代性中的主体精神”(批准号:15ZS013),已结项。


2、独立主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海外发文项目“恶的现代形态”,已结项。


3、独立主持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道德崩溃与现代性危机——围绕列维纳斯、阿伦特和帕托什卡”(批准号:12CZX050),已结项,结项等第为“良好

”。


4、独立主持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751053)“法国当代文论中的‘他者’诗学”,已结项。


5、独立主持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科青年项目(2010EWY003)“列维纳斯与布朗肖、德里达的他者诗学比较”,已结项。


6、独立主持2009年上海市人事局浦江人才计划“作为文论家的列维纳斯研究”(PJ[2009]01091),已结项。


7、参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11工程二期”项目“法国文学与宗教”(秦海鹰主持),负责子课题“艺术与偶像崇拜”,已结项,文章收入北京大学《欧洲文学论丛》第六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获奖

 

专著《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北京:三联书店,2012),获上海市第十二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博士论文“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列维纳斯文学思想研究”(200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荣誉及奖励

10 访问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