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李舜华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个人资料

  • 部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毕业院校:
  • 学位:
  • 学历:
  • 邮编:
  • 联系电话:
  • 传真:
  • 电子邮箱: shunhuali@163.com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教育经历

求學經歷:

1997-2000,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章回小說的興起——以嘉靖元年到萬曆二十年為中心》

1994-1997,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1989-1993,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


工作经历

學術經歷:

20142015,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訪問學者

2013.8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

2009-現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2002-2009,廣東省廣州大學中文系,2006年晉升教授

2000-2002,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出站報告《明前中期演劇研究》


个人简介

李舜華,女,江西省廣昌縣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社会兼职

社會兼職:

“明代文學學會(籌)”理事

“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

“中華詩教學會(籌)”常務理事

  “上海戲曲學會”理事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


研究方向

研究興趣:中國古代文學,主治元明清方向,以曲學為主:

  1. 小說史、戲曲史、樂制史

  2. 小說學、曲學與樂學

  3. 詩學與詞(曲)學、音韻學等。

  4. 思想史、學術史


招生与培养

开授课程

主要課程:

本科生:中國文學史(下)、曲學研究、傳統詩詞創作與欣賞、詩詞曲比較研究

研究生:古代小說史、古代戲曲理論研究、詩詞曲研究、昆曲清唱與研究、江南學(專論南音与北音)、學術史(專論小說与戲曲)

博士生:中國小說戲曲研究、詞曲學研究、近世文學思想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項目:

    1. “中原音韻”與元明清曲韻學的興變研究,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8BZW065

    2. “明代樂學與曲學”,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1BZW0602013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項目

    3.  “明代樂學與曲學研究”,2011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

    4. “《明史樂志》及相關音樂文獻之箋證”,2005年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0515

    5. “明前中期演劇”,2004年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2006年廣州市社科聯出版資助項目。

        




学术成果

主要學術成果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李舜華

主要著作

   1. 《從禮樂到演劇——明代復古樂思潮的消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9月。

2.《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專著,收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術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月出版。

3.《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專著。上海古籍出版,20068月。獲2006-2007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4.《中國小說戲曲的發現》,參著,羅書華、苗懷明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8月。

  

主持專欄(並撰主持人語)

2014年,於《文藝理論研究》第二期主持“傳統曲學研究”專欄,刊佈李舜華、解玉峰、程芸等三篇文章,有“主持人語”。

2017年,於《文藝理論研究》第四期主持“樂學與詩(曲)學研究”專欄,刊佈戴偉華、朱萬曙、朱惠國、解玉峰等四篇文章,有“主持人語”。

主要論文(發表期刊論文約70篇,其中核心期刊40多篇,人大復印資料轉載9篇,會議論文不計,擇近年要文如下)

  

  1. 《明代元曲學的興起——以元曲本的流變為中心》李舜華、陳妙丹《明清文學與文獻》2018年第12期。

  2. 《一代典禮的焦灼——沈鯉的銳復古制與不得其時》,《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3. 《冷謙律與明代禮樂更制的雅俗之爭——兼議元明復古(樂)思潮的南北消長》,《文藝理論研究》2018年第4期。

  4. 明中葉以來教坊制度的解體與宮廷俗樂的大興》,《戲曲與俗文學》2018年,總第5

  5. 《明代禮樂與演劇考緒論》,《薪火學刊》(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2017年第四卷。

  6. 《靈璧磬考——兼明代復古樂思潮的消長》,《勵耘學刊》(北京師範大學)2017年第二輯。

  7. 《從山林到台閣:元明之際迄永宣間小說觀念的變遷》,《文學遺產》2017年第5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7年第12期轉載。

  8. 《試論劉鳳與湯顯祖樂律之爭——從嘉萬政治的復雜變局說起》,《文化遺產》(中山大學)2016年第6期。

  9. 魏良輔的曲統說與北宋末以來音聲的南北流變——<南詞引正><曲律>之異文說起》,《文學評論》201602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6年第7期轉載

  10. 《以詞為隱:沈璟生平與嘉靖以來的政治》,《明清文學與文獻》第三輯2014年。

  11. 《明初教坊制度考略》,《文化遺產》2014年第3;《曲學》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2. 從四方新聲到弦索官腔:〈中原音韻〉與元季明初南北曲的消長》,《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舞臺藝術》2014年第5期轉載。

  13. 《復古、性靈與會通——明中葉吳中曲學的興起》,《曲學》第一卷,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陳鐸的生平與家世考微》,《中國文學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第2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6月。

  15. 《從詩學到曲學:陳鐸與明中期文學復古思潮的濫觴》,《文學遺產》2013年第1期。石雷《走向古代小說戲曲研究的前沿》(《文學遺產》2014年第3期),曾專門論及。

  16. 關於興起時章回小說內容與形式的批評》,收入吳承學、何詩海編《中國文體學與文體史研究》,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17. 《女性教育與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學術研究》2009年第10《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2期轉載。

  18. 《南教坊、武宗南巡與金陵士風的變遷》,《文化遺產》2009年第二輯。

  19. 《說鐵騎兒與興起時的章回小說》,《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4期。

  20. 教坊弦索與戲文旦角表演的變遷——以〈琵琶記〉、〈荊釵記〉、〈蘇秦記〉為例》,《戲曲藝術》2008年第3期。

  21. 《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概論》,《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十二輯,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編。

  22. 《元明以來南戲旦色的發展及意義》,《浙江學刊》2006年第10期。

  23. 《清代戲曲文獻簡述》,《廣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舞臺藝術》2006年第4轉載

  24. 《關於〈風月錦囊〉的幾點考述》,《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4期。

  25. 《教坊宴樂環境影響下的明前中期演劇》,《戲劇藝術》2004年第3期。

  26. 《論元雜劇旦色的發展》,《學術研究》2004年第3期。

  27. “小說”與“演義”的分野——明中葉人的兩種小說觀》,《江海學刊》2004年第3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5轉載

  28. 《南戲中“貼”的分化與“老旦”的形成》,《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1期。

  29. 《從“歷史”到“傳奇”傾斜——關於嘉靖萬曆初書商系列小說演進的考察》,《學術研究》(廣州)2002年第6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11轉載

  30. 《小說的釋義——兼及中國古代白話長篇小說近代意義的思考》,《北京社會科學》(北京)2002年第1期。

  31. 從經濟因素看明中葉小說的接受層--關於“章回小說價格昂貴”說與“文人接受”說的質疑》,《社會科學》(上海)2001年第9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1轉載

  32. “女性”與“小說”與“近代化”——對明以來迄晚清民初性別書寫的重新思考》,《明清小說研究》(南京)20013期。

  33. 《從歷史傳奇到兒女真情:重構〈紅樓夢〉的四個世界》,《紅樓夢學刊》(北京)2000年第4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4轉載。

  34. 《〈九宮正始〉與〈寒山堂曲譜〉的發現與研究》,原載《學術研究》2000年第10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2期轉載。

  35. 《花園內外,陰陽兩界--試論〈牡丹亭〉男性世界與女性世界的分與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北京)2000年第5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舞臺美術》2001年第1轉載

  36. 《喜耶,悲耶--孫悟空的心路歷程》,《明清小說研究》(南京)2000年第34期。

  37. 《人、狐、情、禮方陣上的困惑――試論聊齋中的〈青鳳〉、〈嫦娥〉篇》,《蒲松齡研究》2000年第3.4合期。

  38. “元本”〈琵琶記〉的發現與研究》,《文獻》(北京)19993期。

  39. 《冷眼覷處:〈紅樓夢〉敘述視角的寓意化》,《紅樓夢學刊》(北京)1999年第3期。

  40. 《明代書賈與通俗演義的繁興》,《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1999年第4期。

  41. 《在情與禮之間--試論〈聊齋〉人鬼神狐愛情故事及其文化意蘊》,《蒲松齡研究》(淄博)1997年第1期。

  42. 《人的自省--論〈聊齋志異〉狐的意象》,《蒲松齡研究》(淄博)1996年第1期。

      

    附主要報刊學術文章:

      

    《小說史研究的新路徑——評譚帆<中國古代小說術語考釋>,文章以節選方式刊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615日第751期),題作《中國小說之譜系:由“子”而“史”再到通俗》,並為中國社科學網、光明網、求是網等廣泛轉載,全文刊載於微信號“古代小說網”2016912日。

    《文人與優伶的藝術》,《中國讀書商報》(北京)2001715“書評週刊”。

    《從祭祀到演劇,從鄉村到城鎮――田仲一成的中國演劇史研究》,《中華讀書報》(北京)200174“國際文化”版。

    “風月”無邊入錦囊》,《中國讀書商報》(北京)2001313“書評週刊”。

    《戲史辨:案頭與場上的困境》,《中國讀書商報》(北京)20001010“書評週刊”。

    《個性化與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現代化》,《文藝報》199987日。

      


荣誉及奖励

主要榮譽:

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


獲獎:

     2018年,論文《魏良輔的曲統說與北宋末以來音聲的南北流變——<南詞引正><曲律>之異文說起》, 獲上海市第十四屆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7年,獲華東師範大學第三屆優秀研究生教學獎

    2008年,專著《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2006-2007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10 访问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