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杜英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个人资料

  • 部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毕业院校:
  • 学位: 博士
  • 学历:
  • 邮编:
  • 联系电话:
  • 传真:
  • 电子邮箱: ydu@zhwx.ecnu.edu.cn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博士、博士后。曾为哈佛大学东亚系(2010-20112018)、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历史系(2017-2018)、香港中文大学(2014.72015.2)、台湾中正大学访问学者。研究计划获得中国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社科基金、欧盟玛丽居里研究基金与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基金等资助。专著《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 上海, 1949-1956》(上海:三联,2011)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冷战文化、华语文学与电影。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冷战文化研究、华语文学与电影研究


招生与培养

开授课程

华语文学与电影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

二十世纪文学进程(二)等


科研项目

2017. 冷战视野下五十年代香港文艺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


2015. 冷战背景下台湾文学与美援文化关系之考辨(1950-1970),浦江人才项目


2012. 欧盟玛丽 居里基金会 柏林自由大学:“Diaspora -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rame of the Cold War: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Taiwan”


2012. 离散与聚合:文人迁移与文艺版图重构 (1945-1960) ,上海社科项目


2009. 香港南来作家及其文化活动之研(1945-1949上海市高校选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2008. 20世纪中期的文化转型,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学术成果

英文论文:

1. Projecting Maoist China: The PRC’s Transnational Film Distribution (1949-1966)Screen, no.1 (2023).

2.“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Magazine World Today: American Cold War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Overseas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57, no.3 (2020).

3.“Diaspora, Localization, and Literary Cold War: USIS Transnational Publishing Project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accepted, forthcoming.

4.“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in the Cold War Era: In-betweenness, Sensational Success and Censorship”.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Xiii, no. 1 (2019): 93-108.

5.“Pursuing the Special Agent—Adaptation of Mao Dun’s Fushi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ing Espionag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 29, no.2 (Fall 2017), pp. 159-205

6.“Censorship, Regulations and the Cinematic Cold War in Hong Kong (1947-1971),” The China Review, 2017, Vol. 17, no 1, pp. 117-151.

7.“Shanghaiing the Press Gang: the Maoist Regimentation of the Popular Shanghai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Early PRC (1949-1956),”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14, vol. 26, no.2, pp. 89-141.

8. Book Reviews: Staging Chinese Revolution: Theater, Film, and the Afterlives of Propaganda, by Xiaomei Chen. The China Review: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18, no. 1 (2018): 172-79.

  

中文论文:

1. 以别样文字写历史之重——阅读赵园先生著述的几则笔记,文艺争鸣,1(2023)

2.  当冷战现代主义遭遇文化民族主义——关于香港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及其文化再造的考察与思考,中国比较文学,3 (2022): 139-160. 

3.爱情的表征及其禁忌——“十七年爱情电影的形式初探,文艺争鸣,4(2022):7-16. 

4. 1950年代香港现代主义的炼金术——以昆南《夜之夜》为中心的考察,现代中文学刊,6(2020):107-116.

5. 1960年上海批判十八、十九世纪欧美文艺作品的回顾与考察,当代文坛, 5(2020):70-76.

6. 20世纪6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建构与问题——以《早春二月》的改编与接受为中心,文艺研究,6(2018):35-44. 

7.香港现代主义与中国关怀——以《文艺新潮》诗歌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1(2018):61-73.

8. 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3(2017):102-109.

9. 冷战视野与两岸三地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2017): 50-61 

10.重构文艺场域与文艺机制: 1949-1956,中国文学研究,2 (2012): 87-91.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赵树理现代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中间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6(2011): 85-94.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2.深入生活”: 空间转移、身份重构与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5 (2011): 116-120

13. 风景、抒情及其他: 1949年前后的沈从文,民族文学研究,4 (2011): 129-138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4.  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文学评论,2 (2010): 83-90 

15.面对改造的小报文人:自我建构与写作实践,现代中文学刊,1 (2010): 110-120.

16. 上海新闻出版业改造之考察(1949-195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4 (2010): 44-50.

17.上海广播电台业的接管与改造,二十一世纪,10 (2009): 65-74.

18. 关于20世纪中期文化转折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 (2009): 122-130.

19.表现形式与经验世界的纠葛——论孙甘露的<呼吸>,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 (2009): 150-156.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从<十八春>的修订看解放初期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2006):204-220.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1.     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 (2007): 129-149.

22.对于1949年前后上海的想象和叙述,文艺争鸣,5 (2005): 49-59.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3.人生如戏:由黄碧云的<桃花红>谈起,香江文坛,6 (2005): 45-51.

24. “70年代后的世故,小说评论,4(2002): 23-30. 

 

 

 

专著:

《文学 影像 空间:当代文艺风景管窥》,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

《冷战文艺风景管窥:中国内地与香港,1949-1967》,台湾学生书局,2020 

《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 1949-1956上海三联书店,2011.

 

 


荣誉及奖励

1.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 1949-1956

2.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

3.   欧盟玛丽居里学者计划

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都市文化一方领地之变迁——论共和国初期上海小报的改造》

5.   华东师大通识教育经典阅读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6.   华东师大本科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7.   华东师大中文系2019-2020 年学年优秀本科生导师奖

8.   华东师大中文系2021-2022 学年最受学生欢迎课程奖



10 访问

相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