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哲博

讲师作曲教师

音乐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音乐学院
  • 毕业院校: 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
  • 学位: 博士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邮编: 200241
  • 联系电话: 16647137512
  • 传真:
  • 电子邮箱: zhebo@web.de
  • 办公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通讯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传媒艺术楼音乐学院341室

教育经历

音乐启蒙受教于已故著名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先生;

1998:师从隐士白音学习电吉他;

2001-2004: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中学习音乐教育,主修乐器钢琴,师从马铁英教授学习和声;

2004-2005: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2005:赴北京歌德学院学习德语;

2006:赴德国莱比锡师从安德烈·莫庞教授(法文 :Prof. Andrés Maupoint)学习作曲、和声、钢琴。后随克劳斯-史戴凡·曼考普夫教授(德文:Prof. Dr. Claus-Steffen Mahnkopf)系统学习现代作曲技巧;

2008-2010:作曲硕士(德文:Diplom)。于卡尔斯鲁尔音乐学院(德文: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师从世界著名作曲家、德意志音协主席沃尔夫冈·里姆教授(德文:Prof. Dr. h.c. Wolfgang Rihm)攻读作曲专业;师从音乐学家、音乐编程学奠基人托马斯·亚历山大·特罗格教授(德文:Prof. Dr. Thomas A Troge)攻读音乐编程/电子音乐作曲辅修专业,以满分嘉奖获硕士学位;

2010-2013:作曲博士(德文:Solistenexamen)。于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师从沃尔夫冈·里姆教授。研究课题为《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乐器创新演奏技法的相互应用与影响》,长期受教于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长笛教授海纳特·克莱斯-阿敏(德文:Prof. Renate Greiss-Armin);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吉他教授安德利亚斯·冯·王恩海姆伯爵(德文:Prof. Andreas von Wangenheim);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羽管键琴教授克里斯提安·尼克韦斯特(德文:Prof. Christian Nyquist);现代打击乐演奏家泰斗、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中村·功教授(日文:パーカッション),2013七月举办作曲音乐家高等学位毕业音乐会暨德国巴登弗滕堡州文化与教育部州际高等人才奖学金委作品《天命宿圓》报告音乐会,二十四位世界优秀演奏家与本人参加演出,得满分嘉奖获博士学位,该音乐会录音录像由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授权由苹果公司在其网络音乐平台iTunes公开发布;

2010-2011:因德语水平突出获欧盟学术交流奖学金(德文:DAAD-Stipendium)赴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艺术大学(德文: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学术交流,师从著名作曲家戴特雷夫·穆勒-西门子教授(德文:Prof. Detlev Müller-Siemens)学习作曲。


在德国和奥地利留学期间共发表学术报告会九次:


  • 亨利·浦西尔电子音乐作品《斯卡比》分析(德文:Werkanalyse: Scambi von Henrry Pousseur)

  • 赫尔穆特·拉亨曼论文集《音乐作为本质的体验》分析(德文:Analyse: Musik als existenzielle Erfahrung von Helmut Lachenmann)

  • 杰拉·格里希作品《时间漩涡一、二、三》分析(德文:Werkanalyse: Vortex temporum I II III von Gérard Grissy)

  • 路易基·诺诺音乐作品《清新可息》分析(德文:Werkanalyse: Das atmende Klarsein von Luigi Nono)

  • 马克思·黑格尔音乐作品《单簧管五重奏》分析(德文:Werkanalyse: Klarinettequintett von Max Reger)

  • 克莱斯·胡伯尔作品《看!这些人》分析(德文:Werkanalyse: ecce homines von Klaus Huber)

  • 狄奥多·阿多诺论文《关于一非正式音乐》分析(德文/法文:Analyse: Vers une musique informell  von Theodor Adorno)

  • 比埃尔·布列兹作品《宗教礼仪》分析(德文:Werkanalyse: ritual von Pierre Boulez)

  • 个人作品《三棱镜》分析(德文:Werkanalyse: Prisma von Zhebo)


2008-2013:参加欧洲诸多作曲大师班,师从北阿特·弗赫教授(德文:Prof. Beat Furrer)、格奥尔格·弗雷德李希·哈斯教授(德文:Prof. Georg Friedrich Haas)、艾诺·珀珀(德文:Enno Poppe)、米歇尔·嘉海勒教授(德文:Prof. Michael Jarrell)、约克·魏德曼教授(德文:Prof. Jörg Widmann)、奥乐嘉·努埃维尔特(德文:Olga Neuwirt)、克劳斯·朗(德文:Klaus Lang)、彼得·阿布灵尔(德文:Peter Ablinger)、威尔汉姆·克勒迈尔(德文:Wilhelm Killmayer)(已故)、汤姆·约翰逊(英文:Tom Johnson)等


工作经历

  • 2006至今:独自编纂《德汉 汉德音乐词典》该词典为第一部德汉、汉德音乐词典。计划搜集词汇12500条,至今已完成编纂6400条;

  • 2009-2010:受卡尔司鲁厄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马提亚斯·维甘特教授(德文:Prof. Dr. Matthias Wiegandt)聘为助理,负责整理已故作曲家教授埃亘·维尔纳·菲尔特(德文:Prof. Eugen Werner Velte)遗留作品及音乐资料;

  • 2012至今:与电子音乐艺术家、世界首支现场编程音乐演绎乐队“本华与曼德博们”(法文:Benoît and the Mandelbrots)创始成员之一马蒂亚斯·斯奈德邦尔(德文:Matthias Schneiderbanger)组建现场编程音乐演绎与电吉他音响二人组“汐”,致力于创造新型音响;

  • 2012-2014:任教于莱比锡穆塞法私立音乐学院(德文:Musikakademie-Musifa Leipzig),教授作曲、音乐理论、音乐史、和声学、乐器学、钢琴、吉他;

  • 2012至今:任教于莱比锡维尔纳私立音乐学校(德文:Mobile-Musikschule Werner Leipzig),教授钢琴、吉他、 作曲、音乐理论、乐器学;

  • 2018-2019:任教于莱比锡萨克森州立社会专科学院(德文:Fachschule für Sozialwesen Sachsen),教授吉他、 音乐理论;

  • 2019至2020:由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柔性引进,聘为外国专家、兼职教授,负责音乐学院研究生教学、电子音乐工作室建立、学院乐团艺术总监工作。

  • 2020起: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个人简介

德籍华裔蒙古族作曲家、电吉他演奏家。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招生与培养

开授课程

《和声学》

《配器法》

《中外作品分析与演绎》

《西方音乐史专题研究》

《日耳曼文学与音乐》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音乐创作


至今作曲各式体裁共48部(管弦交响乐3部、合唱曲1部、大型室内乐(十人以上)5部、中型室内乐(五至九人)5部、小型室内乐(二至五人)13部、独奏曲19部、艺术歌曲1部、电影配乐1部)。其创作风格演变历程:2006-2008创作作品十部,受以巴赫为代表的传统德意志严谨音乐风格影响;2008-2010创作作品十八部,受德国哲学家尼采批判启蒙思想影响深远;2010-2011于维也纳创作作品九部,作品受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德尔沃、维也纳新艺术运动建筑师奥托·瓦格纳影响。2011 研习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作品,对自己之前的创作产生不满,收回28部作品(不参加公开演出),从此作品风格趋向内敛;2011至今创作作品九部,编制趋向小型化;2013年底开始不再拘泥于现代音乐作曲技巧,开始广泛对中国秦腔、古琴、印尼加美兰音乐、非洲原始音乐产生兴趣;2014开始钻研布鲁斯音乐及先锋简特金属音乐,作品风格趋于流畅、明朗;2016年学习庄子《南华真经》,作品摒弃哗众取宠原素,以释放音乐本身的美为创作目的。2018阅读卡尔·马克思《资本论》,而后准备回祖国生活工作创作。

其作品在欧洲范围内广泛演出(五场个人专场),部分参加其作品演奏、演唱的知名演奏、演唱家及团体:德国卡尔斯鲁厄新音乐乐团首席指挥/法国巴黎新时代乐团大号演奏家/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大号教授杰拉·布凯(法文:Prof. Gérard Buquet )、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指挥副教授文巴维·卡吉伯尼(英语:Vimbayi Kaziboni)、卡尔斯鲁厄国立大剧院指挥乌尔里希·瓦格纳(德文:Ulrich Wagner)、瑞士伯尔尼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艾蕾欧诺拉·瓦奇(意大利文:Eleonora Vacchi)、荷兰国家爱乐乐团大提琴演奏家比昂·施瓦茨(德文:Björn Schwarze)、德国德累斯顿韦伯音乐学院现代音乐艺术指导/前德国德累斯顿皇家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艾尔文·托马斯·威斯布鲁克(英文:Alwyn Tomas Westbrooke)、著名现代音乐打击乐家/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中村·功(日文:パーカッション)、德国著名爵士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与戏剧学院钢琴教授史戴凡·科尼西(德文:Stephan König) 、西班牙指挥家/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界”音乐节艺术总监/西班牙巴塞罗那“穿越线”现代乐团创始人/艺术总监路易斯·科戴拉·普佐(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文:Luis Codera Puzo) 、以色列著名长笛演奏家/瑞典马尔默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埃利亚·列文(希伯来文:אליה לוין) 、 国际现代乐团学院(德文:Internationale Ensemble Modern Akademie)、卡尔斯鲁厄国立大剧院(德文:Staatstheater Karlsruhe)、意大利宝石室内乐团(意大利文:Ensemble Rubin)、场编程音乐演绎乐队本华与曼德博们(法文:Benoît and the Mandelbrots)。


作品目录


《晨钟》(Morgenglocken)

女高音、钢琴

作於:二零二零年九月五日 呼和浩特


《溯源清濬》(Widerströmung zur Urquell Klarheit der Schöpfung)

交響樂隊

作於:二零二零年 呼和浩特


Oumuamua (意譯:《奧陌陌》)

鋼琴

作於: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九年 萊比錫/呼和浩特


Valse Dominique(意譯:《主宰者圓舞曲》)

鋼琴

作於: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七日 呼和浩特


《杜鵑花》

女聲、電吉他

作於: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七日 萊比錫


《前奏曲 - 殘緣孤影》 (Prélude – remnants of dependent arising with lonely shadow)

大提琴

作於:二零一九年三月三日 萊比錫


《魍魉》

打击乐独奏,编制:铙钹、马林巴

作於:二零一八年 萊比錫


《狼吃鬼》

電吉他附鼓伴奏

作於:二零一八年 萊比錫


Nocturne noir (意譯:《黑夜曲》)

電吉他附鼓伴奏

作於:二零一七至二零一八年 萊比錫


Prélude – An die Blätter(意譯:《前奏曲 - 風葉操》)

大提琴

作於:二零一二/二零一七年 馬克雷貝格/萊比錫


Nocturne blanc (意譯:《白夜曲》)

電吉他附鼓伴奏

作於: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 萊比錫


《瑩惑守心》

吉他

作於: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六年 維也納/馬克雷貝格/萊比錫


entelechia fatalisa (意譯:《天命宿圓》)

錄音,現場編程演繹、電吉他

作於: 二零零九/二零一三年 卡尔斯魯厄


trianguli longinquitatis III (意譯:《遠處的三角形 三》)

編制:三組鐃鈸四手連奏、三架三角鋼琴四手連彈

作於:二零一二年四月一日 維也納/馬克雷貝格


Sonnentropfen (意譯:《太陽滴》)

鋼琴

作於:二零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卡尔斯魯厄/呼和浩特/馬克雷貝格


mero (音譯:《梅羅》)

編制:長笛、英國管、B調單簧管、電吉他、豎琴、羽管鍵琴、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中國鑼

作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馬克雷貝格


Thelxiope (音譯:《泰勒克希歐培》)

長笛

作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維也納/馬克雷貝格


binuz (意譯:《燈心草》)

編制:小提琴、鋼琴

作於:二零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馬克雷貝格


vic (音譯:《維克》)

編制:長笛,B調單簧管、鋼琴、弦樂四重奏

作於:二零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馬克雷貝格



Prisma (意譯:《三棱鏡》)

鋼琴

作於:二零一零年八月十九日 維也納


caro (音譯:《卡羅》)

編制:長笛/短笛、B調單簧管、兩把電吉他、兩把小提琴、大提琴、 鋼琴、羽管鍵琴、中國鑼

作於:二零一零年八月十六日 維也納


trianguli longinquitatis II (意譯:《遠處的三角形 二》)

編制:四隻長笛、三架三角鋼琴四手連彈

作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六日 卡尔斯魯厄


荣誉及奖励

  • 2009:用一年半时间(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完成五年本硕连读学业,为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位在两年内完成本硕连读的学生,因此受卡尔司鲁厄音乐学院院长哈特姆特·霍尔勒(德文:Prof. Hartmut Höll)教授颁发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联谊奖学金(德文:Stipendium des Freundeskreises der 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

  • 2009:因成绩优秀获德意志学术交流奖学金(德文:DAAD-Stipendium),为卡尔司鲁厄音乐学院第一位获得双奖学金的非德籍学生;

  • 2010:因辅修专业成绩优秀,由托马斯·亚历山大·特罗格教授提名受德国巴登弗滕堡州文化教育部颁发州际高等人才奖学金(德文:Landesgraduiertenförderung Baden-Württemberg),并受委约创作电子音乐作品《天命宿圓》(德文:entelechia fatalisa);

  • 2010-2011:因德语水平突出获欧盟学术交流奖学金(德文:DAAD-Stipendium)赴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艺术大学(德文: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学术交流;

  • 2010-2011:因积极参加学院公益活动由学联推荐获德国巴登弗滕堡艺术家奖学金(德文:Baden-Württemberg-Stipendium)


10 访问

相关教师